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

老马识途成语典故是什么意思_老马识途成语典故是什么意思啊

tamoadmin 2024-10-23 人已围观

简介1.老马识途典故出处: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「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『老马之智可用也。』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」 成语意思: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成语注音:ㄌㄠˇ ㄇㄚˇ ㄕㄧˊ ㄊㄨˊ 通用拼音:lǎo mǎ shi tu 拼音简写:LMST 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感 ***

1.老马识途

老马识途成语典故是什么意思_老马识途成语典故是什么意思啊

典故出处: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「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『老马之智可用也。』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」 成语意思: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成语注音:ㄌㄠˇ ㄇㄚˇ ㄕㄧˊ ㄊㄨˊ 通用拼音:lǎo mǎ shi tu 拼音简写:LMST 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感 *** 彩: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:老马识途,主谓式;作主语、谓语;含褒义。 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 成语正音:识,不能读作「zhi」。 成语辨形:途,不能写作「涂」。 英语翻译: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. 日语翻译:老马(ろうば)は道を知る。经验者(けいけんしゃ)はその道に详(くわ)しい 俄语翻译:Стaрый конь дорогу знaет. 其他翻译:<法>un vieux cheval connaǐt la route <un homme d'experience est un bon guide> 近义词:识途老马、驾轻就熟、轻车熟路 反义词:不知所以、乳臭未干 成语例句:他虽然年高,但老马识途,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。 成语故事:

出处《韩非子。说林上》

管仲、隰(xi)朋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「老马之智可用也。」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

释义「途」路。老马认识道路。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,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。

故事公元前663年,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,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,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。齐军是春天出征的,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,草木变了样。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,最后迷了路,再也找不到归路;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,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。时间一长,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。情况非常危急,再不找到出路,大军就会困在这里。管仲思索了好久,有了一个设想: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,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,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。于是他对齐桓公说:「大王,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,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,带引大军出山谷。」齐桓公同意试试看。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,解开缰绳,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。也真奇怪,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。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、最后终于走出山谷,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。

老马识途

老马识途发生在春秋时期。

“老马识途”的典故是春秋时期成语。

源自战国时期韩国·韩非子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,典故内容为:春秋时期,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,齐军是春天出征的,到凯旋时已是冬天,最后迷了路。管仲说:“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。”于是放开老马,人跟随着它们,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。

老马识途解释:

老马认识走过的路。比喻经验丰富的人熟悉情况,能起引导作用。

造句:

他在这方面是老马识途,有丰富的经验,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。

事件经过:

公元前663年春天,大臣管仲跟随齐桓公兴师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,班师回国时已是隆冬,所经过的山川草木也都发生了变化,再加之齐军不熟悉周围地理环境,不慎迷失了方向,在山谷里转悠了几番,也没找到走出的道路。

由此,从上到下弥漫着一派恐慌的情绪。齐桓公也非常焦急,不知如何是好。这种情况下,满腹经纶且怀有计谋的管仲,向齐桓公进言:老马的智慧可以用一下啊,马是认得路的!

于是,命令兵卒解开了几匹老马,让其自由跑动。然后,齐军大部队跟随在其后,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,竟然真的走出了山谷。

将士们高兴得笑逐颜开,齐桓公也乐呵呵地拍着马背道∶还是老马识途啊!

成语“老马识途”的典故便由此而来。

借鉴指导:

《老马识途》这个成语典故,从侧面告诉了我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:

一是作为个人,特别是中青年人,要主动学习身边老同志、老师傅的长处和优点,认真听取他们的指教,因为他们经验多、见识广,经过风雨、历过磨难,成熟稳健,所以遇事应多向他们虚心请教、学习。

二是作为单位,及其***,应充分认识到老同志就是团队的根,培根才能苗壮果实,因此一方面要从育文化积厚德的高度,多关心爱护老同志,多尊重善待老同志,形成良好的敬老尊老爱老氛围。

另一方面要发挥老同志的示范引导作用,组织做好文化、技术、管理、经验等方面的“传帮带”工作,尤其在重大事项、活动时,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求得事半功倍。

著名的成语“老马识途”讲的就是管仲带兵打仗的故事。不过用马来辨认方向,不是管仲当了齐国宰相的新见识,而是他早就有了失马复归的经验。

管仲16岁那年夏天,50多天没下雨,地里的谷物大多旱,加上兵匪四起,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,有些人有逃荒要饭。管鲍两家虽有天赐黄金,由于几年来请几个老师教管仲、鲍叔牙读书习武,也花费完了。鲍家因有些家底,管仲母子生活大部分靠鲍家接济。管仲的母亲不忍长期靠别人吃饭,就同管仲商量以后的生活门路。此时管仲学业已成,也想外出谋生计,养活老母。一天,管母到鲍家向鲍叔牙父亲说了这事,鲍老汉叹口气说:“如今兵荒马乱,让侄儿外出谋生我不放心。若有三长两短,我怎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管贤兄弟。如果你执意如此,我可以拿些钱做本,叫我儿叔牙和贤侄管仲一起出去做生意,早晚也好相互有个照应。如能赚点钱回来养家也是好事,且可以长些见识。”

就这样,管仲、叔牙开始了经商。他俩聪明能干,渐渐学会做生意。在外面跑了几年,每一趟都能赚点钱回来。

有一年,管仲在口外买了一匹高大的好马,这匹马浑身墨黑,唯有四蹄如雪,卖马人叫它“雪里站”。管仲有了这匹好马,心里十分高兴,骑在马上虽不能日行千里,也可跑七八百里地。鲍叔牙也买得一匹良马,但次于“雪里站”。二人有了宝马良驹,脚步快了,跑生意的次数多了,赚的钱也多起来。每次回来结帐,鲍叔牙总是把获利的一大半分给管仲,而自己只分三四成。管仲知道鲍叔牙厚道,推辞不掉,也就只好收下了。

一次跑生意,住在离家二百里外的双星镇一家饭店里,遇上了连阴雨,一住就是十多天。这一天,二人闲着没事,到镇南马家庄去看望一位做生意的朋友。此人十分好客,还留二人在家住了一夜。第二天上午二人回到饭店,店老板哭丧着脸说:“昨天夜里,我这小店不幸失盗,丢了几样值钱的东西,你们的马也不见了,是被贼偷去了,还是马被惊吓脱缰跑了,眼下还不知道。不过此事已经报官,答应给查找。”管仲听后心里很难过,但别无他法,等了三、四天,也得不到官府查找的消息。这一天管仲、鲍叔牙正闷坐店中,忽听邻近有马“咴、咴”的叫声,二人忙出门一看,是“雪中站”回来了。此马见了管仲,摇头摆尾,还用嘴舔管仲的手,很是亲昵。管仲喜欢的乱蹦,把马拴到槽上,就叫店家做了一桌酒席,请来了马家庄的那位生意的朋友,一同庆贺。席间三人谈起失马复归的事,都说不明白是什么原故。

管仲、叔牙回到家中,把黑马被盗又回到店中的事,向鲍父和管母说了一遍,并问是何原因?两位老人见多识广,对管仲、鲍叔牙说:“这有何奇,俗话说:“猫记千、狗记万、老母鸡还记二里半”,何况是匹宝马良驹,你俩应该记住,今后出门远行迷了路,就把马放开任马怎么走,自己跟在后边,它会把你带回目的地的”管仲牢记在心,日后果然应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