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

中国成语典故故事大全语音版_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是哪

tamoadmin 2024-10-16 人已围观

简介1.中国成语典故最多的一个城市是哪里2.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相关景点3.学步桥的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,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。“千古一帝”秦始皇就诞生在这里,“邯郸学步”、“胡服骑射”、“完璧归赵”、“黄粱美梦”等许多动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都发生在这里,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,省级文保单位104处。中国成语典故最多

1.中国成语典故最多的一个城市是哪里

2.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相关景点

3.学步桥的成语典故之都

中国成语典故故事大全语音版_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是哪

邯郸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,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。“千古一帝”秦始皇就诞生在这里,“邯郸学步”、“胡服骑射”、“完璧归赵”、“黄粱美梦”等许多动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都发生在这里,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,省级文保单位104处。

中国成语典故最多的一个城市是哪里

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。

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,2005年10月26日,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举行命名颁牌仪式。

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许多历史典故脍炙人口,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。为使成语典故文化发扬光大,邯郸市将之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。

专家认为,邯郸是一座露天博物馆,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、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,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,堪称国之瑰宝。

扩展资料?

成语简介:

1、邯郸学步:战国时,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。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,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。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各异,但都优雅,就见一个学一个。结果,他什么都没学会,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,只好爬着回去。

2、胡服骑射: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,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,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,赵国常吃败仗。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,为了富国强兵,赵武灵王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。

3、黄粱美梦:有个人在邯郸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。道士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,此人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。最后,一梦醒来,发现小米饭还没煮熟。

百度百科-中国成语典故之都

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相关景点

是成语之乡的邯郸。

总结邯郸的成语典故至少有127个之多,其中有40余个出自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时期。

表现战略思想形势的有“以长攻短、背水一战、拔帜易帜、攻难守易、两鼠斗穴、武安瓦震;

赞扬群臣雄才大略的有:顶天立地、义不帝秦、难至节见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、反侧自安、脱颖而出;

表现团结上进的有:刎颈之交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,不遗余力、奉公守法;

形象描写的有:步履蹒跚、怒发冲冠、盛气凌人;

办事不力生搬硬套的有:纸上谈兵、犹豫不决、胶柱鼓瑟、舍本逐末(舍本求末);

形容见识短浅的有:管窥锥指(管窥 蠡测、管中窥豹);

待人处事的有:嫁祸于人(嫁祸于赵)、奇货可居、世道之交不顾利害、知人未易;

其它:伤弓之鸟(惊弓之鸟)、利令智昏、旷日持久、空废时日、不可同日而语,鲁酒薄而赵国围等等。

赵王城遗址:

就是在这里,曾产生了“毛遂自荐”、“完璧归赵”、“围魏救赵”、“窃符救赵”等繁目众多的成语典故和“赵氏孤儿”等悲凉沧桑的历史故事。

京娘湖:

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,故得此名。据冯梦龙编《警世通言》,赵匡胤称帝前千里送京娘,曾露宿于此山中。由此,留下了“落花有意随流水,流水无情恋落花“的历史典故

吕仙祠 :

唐开元七年,青年卢生进京赶考,不中。归途至邯郸北面一家客店,遇仙人吕洞宾,授其青瓷枕,遂入梦境。梦中娶妻名门,飞黄腾达,出将入相,五子登科,享尽了荣华富贵,八十多岁善终。一觉醒来,见店主人的黄梁饭还没有蒸熟。于是他感叹道:“夫宠辱之道,穷达之运,得丧之理,生之情,尽知之矣。”由此流传下来了“黄粱美梦”、“梦觉黄梁”“一枕黄粱”,“一梦黄梁”等一批成语。

回车巷:

老将廉颇,瞧不起文人宰相蔺相如,多次故意刁难羞辱他,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,以社稷为怀,大度退让,终于感动了廉颇,结果出了有名的典故“将相和”,由此出了条“负荆请罪”的成语。至今,邯郸城里有个地方叫回车巷——这就是当时廉颇故意挡住蔺相如的道路而蔺相如回车绕行的地方。

学步桥:

战国时期,燕国有个青年人来邯郸,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,就跟着学,结果,不仅没学会,连自己的走法也忘记了,只好爬着回去。“邯郸学步”的成语由此产生。“学步桥”也由此而得名,它就在“回车巷”北面约五百米处。

学步桥的成语典故之都

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,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,邯郸学步雕塑(学步桥)、胡服骑射雕塑、荀子雕塑、罗敷雕塑、武灵丛台、七贤祠、回车巷、插箭岭等等,无不让你感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。 蔺相如回车巷,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街区,为战国时赵邯郸内城南门里路西。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。回车巷呈东西走向,巷宽2.3米,为古代一车之距,巷深约300余米。

回车巷在此处,历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记述。据明·万历《邯郸县志》载:该巷于明代万历十二年,邯郸知县肃察曾在巷墙上镶有“蔺相如回车巷”石刻。宽0.97米,高0.49米(1957年修民房时将石刻取下镶在水泥座内,中被毁)。

邯郸道是古都邯郸城的中心大道,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,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。武灵阁、玉皇阁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(朱家巷、秦始皇故里)、荀子故里(荀子诞生地纪念馆)、蔺相如回车巷、蔺相如府、廉颇将军府、古战役纪念柱、学步桥、慈禧行宫、邯山书院、武灵丛台、张国彦宗庙、王琴堂故居、汉阙、司马相如题诗枕、河北银行旧址、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。

河北邯郸历史悠久,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早在8000年前,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;战国时期,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,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是指南针发源地;秦统一中国后,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;汉代与长安、洛阳、临淄、成都共享“五都盛名”;东汉末年,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;北宋时期,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“陪都”。

战争时期,邯郸是刘邓大军诞生地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开播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人民画报》在邯郸创刊,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在邯郸诞生。左权、、夫妇都安葬在这片红色的土地。

邯郸市是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“较大的市”之一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园林城市、中国成语典故之都(起源于邯郸的成语达1500条)和中国散文之城、太极之乡、五大祭祖圣地之一(娲皇宫),入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。2005年邯郸市进入中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列。2013年,邯郸市生产总值完成3261.5亿元,增长7.3%。2013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.11,邯郸居全国59位。